四山纹镜,战国后期,面径13.9厘米,重127g。铜镜细卷缘,弦钮方钮座。钮座四角各伸出一片桃形叶子,相对应的近边缘处各饰四瓣花一朵,将镜面分成四等分,“山”字均匀地分布在每一等分内,山字右上侧靠近镜缘处各饰一片桃形叶子。以细小的蟠螭纹与羽状纹为地。山字纹是战国铜镜的特色纹饰,除四山字纹镜外,还出土有三山、五山、六山字纹镜,以湖南出土为多。即铜镜背面中央的凸起部分,有穿,可系以丝带,便于把持和悬挂。角是饮酒器,常与爵、觚等组合使用。《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矛带有锋刃的两翼称“叶”。蟠螭,即盘曲的龙,躯体较为粗壮。《文选》:“白鹿孑蜺于欂栌,蟠螭宛转而承楣。”

又名蟠螭纹,青铜器纹饰之一,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图案近似传说中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体蟠屈。

螭,传说中的一种龙,又名螭虎龙。明式家具常用为装饰纹样。

猜你喜欢

莲鹤方壶
二年相邦春平侯铍
有鞘剑
嵌红铜鸟兽纹壶
蟠螭纹豆
错金银鸟耳壶
蛙纽螭纹铜阳燧
铸子叔黑『0032』簠
蔡子匜
秦子戈
凤鸟纹镜
兽形匜
蟠虺纹大鼎
环带纹甗
嵌松石蟠螭纹豆
蟠虺纹鉴
错金嵌松石带钩
能原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