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恩堂”玺,清乾隆,青玉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1.9厘米见方,长6.5厘米,通高9.4厘米,纽高4.5厘米。此玺质地温润,雕刻精细。印台四周浅刻填金乾隆御制《避暑山庄纪恩堂记》,配紫檀木雕龙宝匣,匣四周亦阴刻填金同一篇御制文,落款为“乾隆三十八年岁在癸巳仲夏月御制”,可知此玺制作是在1773年。按:纪恩堂共有两处,一处在避暑山庄,一处在圆明园,是乾隆帝为纪念祖父康熙帝将其养育宫中的深恩而特意命名的。乾隆帝在《避暑山庄纪恩堂记》中讲道:“圆明园之纪恩堂,纪受恩之自。避暑山庄之纪恩堂,纪受恩之迹。名同而实异,文异而事同。”所谓受恩之迹,即指乾隆帝十二岁时曾随康熙来到避暑山庄,康熙安排他在万壑松风之侧室居住、读书,令其日夜陪侍左右,对他呵护备至。乾隆帝即位后特书“纪恩堂”匾悬于此殿。从此玺四周所刻御制文,可知此玺是专门为避暑山庄内的纪恩堂制作的,平时放在其中,以备钤用、纪念。帝后宝印的纽制之一。其纽形为两条相向的龙躯体合二为一。

又称“承德离宫”、“热河行宫”,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始建于清代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十年正式命名为避暑山庄。乾隆朝曾进行过大规模的扩建,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皇家园林。康熙皇帝玄烨和乾隆皇帝弘历,每年夏、秋季至此居住,处理政务等,使之成为都城北京以外的又一个政治活动中心。

紫檀木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有少量出产。其木质坚硬,体重,入水即沉,没有疤痕,呈紫黑色。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故极珍贵。紫檀木的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其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美观。《博物要览》称:“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浸之,可染物。”我国古代使用紫檀木制作器物历史悠久,东汉末年已见于记载,唐代宫廷中亦有使用紫檀木的记载。至明代,紫檀木更是受到皇家的宠爱。清代,紫檀木大量进入宫廷中,为内务府造办处用于制作清宫家具及文玩之器的必备材料,同时一些富商大贾之家也多使用名贵的紫檀木制造家具及生活用品。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圆明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部,占地约350万平方米,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雍正、乾隆年间陆续扩建,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基本建成。嘉庆、道光、咸丰时有所增建,前后历时150余年,终于建成了一个包括140余所宫殿楼阁、100多处秀丽景致的宏伟的皇家园林。咸丰十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此景点是据五代——北宋画家巨然的《万壑松风图》进行设计的。景名承袭了画名。

文章标签: 避暑山庄 乾隆 纪恩堂 皇家 我国 紫檀木 园林 乾隆帝 圆明园

猜你喜欢

青玉交龙纽“制诰之宝”
白玉螭纽“落花满地皆文章”玺
青金石螭纽“月明满地相思”玺
青玉交龙纽“养心殿宝”
“乾隆御赏”竹根印
白玉盘龙纽“皇帝尊亲之宝”
皇后之宝
白玉螭纽“众花胜处松千尺”玺
寿山石雕山水人物“万国咸宁”玺
青玉双螭纽“继德堂宝”
寿山石狮纽“圆明主人”玺
昌化石质“惟精惟一”玺
青田石“陈介褀印”
碧玉交龙纽“八徵耄念之宝”
田黄石“信天主人”玺
乾隆帝田黄三联玺
寿山石飞熊纽“朝乾夕惕”玺
碧玉交龙纽“古稀天子之宝”
0.3185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