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北极恒星图时辰节气钟,苏州,清光绪,高60厘米,宽32厘米,厚23厘米。紫檀木钟鼓形,置于木座架上。黑色钟盘上描金北极恒星图,有三垣、二十八宿诸星座。边缘写黄道十二宫名。图外一道铜圈,镌刻二十四节气名,每一节气划分15格,一格代表一天。节气圈外再一铜圈镌刻十二时辰。钟有长短两针,长针每走一圈为一小时,短针每走一圈为一天二十四小时。钟盘外缘有齿,和走时系统的齿轮相咬合转动,显示天球星座的移动变化。此钟有走时、报时两套系统,上一次弦可走一周七天。结合天文星座与节气制钟是苏州钟的特点。由炽热的气体组成且能自己发光的天体。太阳也是一颗恒星。恒星也在不断地运动,但由于恒星离地球太远,在短时间内感觉不到它们之间相互位置的改变,所以叫恒星。

紫檀木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有少量出产。其木质坚硬,体重,入水即沉,没有疤痕,呈紫黑色。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故极珍贵。紫檀木的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其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美观。《博物要览》称:“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浸之,可染物。”我国古代使用紫檀木制作器物历史悠久,东汉末年已见于记载,唐代宫廷中亦有使用紫檀木的记载。至明代,紫檀木更是受到皇家的宠爱。清代,紫檀木大量进入宫廷中,为内务府造办处用于制作清宫家具及文玩之器的必备材料,同时一些富商大贾之家也多使用名贵的紫檀木制造家具及生活用品。

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其工艺是以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描金创烧于北宋定窑,南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用大蒜汁调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亦常用描金装饰颜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鲜红釉描金器、弘治黄釉描金器、乾隆窑变釉描金器等。

二十八宿是中国古代对黄赤道带星空的一种划分方法。二十八宿用以标志月亮在一个恒星月的运动位置,一个恒星月中,月亮每晚都有一处旅居的地方,一个月共换27或28处,称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又名二十八舍、二十八星,“舍”有停留之意,其用途是间接参照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来推定太阳的位置,再由太阳在二十八宿的位置测知一年的季节。二十八宿自西而东顺序是: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为表示太阳、月球、行星的位置,将它们所通过的黄道带分为12等分,并按照附近的12个星座分别命名为:宝瓶宫、双鱼宫、白羊宫、金牛宫、双子宫、巨蟹宫、狮子宫、双女宫(今作“室女宫”)、天秤宫、天蝎宫、人马宫、磨羯宫(今作“摩羯宫”),每宫分刻成30°,即黄道十二宫。

太阳在天球上一年间所移行的轨迹叫黄道,即地球轨道面和天球相交成的大圈。

内廷东、西六宫的合称。《周礼·考工记》中已经有“掌王之六寝之脩”、“以阴礼教六宫”的六宫六寝制度的记载。明代紫禁城乃至皇城都严格按照《周礼》的制度营建,因此内廷中轴线左右各设六宫,作为妃嫔的居所,东西合为十二宫,与“地支”数目相符。人们为了研究天体在天空中的位置和运动,引进了一个假想的圆球:它的球心就是观测者所处位置,它的半径无穷大,这个圆球称作天球。地球以外的天体在天球上都有各自的投影,人们在说明天体位置和运动的时候,可以把天体的投影看成是它们本身。地球的自转轴无限延长,同天球球面相交于两点,这称作天极,即南天极和北天极。地球的赤道平面无限扩大,同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作天赤道。有了天极和天赤道,天球就有了它自己的经线和纬线。

文章标签: 天球 位置 紫檀木 太阳 星座 地球 恒星 瓷器

猜你喜欢

纸制天体仪
铜镀金提环赤道公晷仪2
铜镀金赤道圭表合璧仪
铜镀金综合算尺
铜镀金珐琅葫芦顶渔樵耕读钟
铜镀金转八宝亭式钟
铜镀金定南针指时刻日晷仪
绿漆木质描金花望远镜1
铜镀金七政仪表
提环式日晷
御制铜镀金简平仪
铜镀金赤道式日晷2
八音盒2
铜镀金珐琅转花鹿驮钟
四游标半圆仪
搧扇机器人表
铜镀金圆盘日月星晷仪
木楼嵌螺钿亭式钟
0.1116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