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方胜纹琴桌,清乾隆,高85厘米,长135厘米,宽39厘米。琴桌紫檀木质,粽角榫结构。桌面为平直长条形,面下直枨,面、枨之间的正面和侧面分别有三连和双连方胜纹卡子花,在腿上端翻出云纹牙头的地方雕系带纹,纹饰在四腿和四面的枨子上延展,仿佛真的由系结处垂下绦带。直足,下踩覆莲头。琴桌造型简练、空灵,靠近桌面下安装的枨子并未使操琴者腿部的活动受影响,为起到加固作用又于枨上施以卡子花,美观与实用兼顾是此件琴桌的得意之处。琴桌与条桌近似,但稍矮且狭,以薄板为面,下装桌里,与桌面隔出一定的空隙,起到音箱的作用。明清时期的琴桌讲究以石为面,多用玛瑙石、南洋石、永石等,也有用厚木面者。琴桌虽为置琴之用,但此时期琴桌多为一种陈设,以示清雅。以两个菱形部分叠压相交而构成的纹样,也指用金、银、玉石、丝等材料制作成的这种纹样的饰物。紫檀木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有少量出产。其木质坚硬,体重,入水即沉,没有疤痕,呈紫黑色。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故极珍贵。紫檀木的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其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美观。《博物要览》称:“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浸之,可染物。”我国古代使用紫檀木制作器物历史悠久,东汉末年已见于记载,唐代宫廷中亦有使用紫檀木的记载。至明代,紫檀木更是受到皇家的宠爱。清代,紫檀木大量进入宫廷中,为内务府造办处用于制作清宫家具及文玩之器的必备材料,同时一些富商大贾之家也多使用名贵的紫檀木制造家具及生活用品。
传统家具榫结构的一种形式,多用于家具面沿四角。粽角榫可以连接横、纵及竖三个方向的构件。组合后,三条拼缝和三个棱角汇集在一个交点上,形似粽子,故名“粽角榫”。镶在两根横木中间的雕有各种纹饰的构件。
苏式彩画中的基本图形之一。位于箍头与包袱之间,靠近箍头,偶见于檩枋中部。由如意图案演变而来,多以卷草纹方式组合,图形多变,如“万”字卡子、“寿”字卡子、夔龙卡子等。各种卡子均可分为硬卡子与软卡子式样,线条直硬者称硬卡子,柔曲者称软卡子。较短或较小的牙子俗称“牙头”。用于固定四腿的连接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