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41厘米,宽74厘米,画心纵74厘米,横52厘米。清宫旧藏。注荼半托迦尊者是半托迦尊者之弟,又名“拉群巴”,即“小路”之意。他虽愚钝却终因坚定不移地遵循修习佛法而获阿罗汉果位。注荼半托迦尊者双手结禅定印,其含义是说所有信奉佛法的人都应该从瞬息万变的世界是各种华丽的外在物中解脱。周匝绘其生平事迹。画中所注藏文大意为:诞生(拉群巴),老妇人预言,妇人背负幼儿拉群巴,外道向拉群巴说法,声闻弟子向拉群巴说法,释迦及其眷属(向拉群巴)说法,回家,向外道求法,向释迦拜见,为拉群巴受戒,到舍卫城,五百婆罗门随拉群巴出家,拉群巴到佛前听法并获得罗汉位。唐卡背面贴有白绫签,其上墨书汉满蒙藏四体文字题记,其中汉文为:“乾隆四十三年二月十七日钦命章嘉认看供奉利益画像注茶半托迦尊者……左五”。亦称布画,是西藏特有的艺术作品。可以彩画、刺绣、堆绫等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彩画作品使用矿、植物颜料,调以动物胶、牛胆汁等,以保持色泽鲜艳,久不褪色。作品四周镶以锦边,上下贯以木轴,以便于悬挂供奉和宣讲。题材有佛、菩萨、佛母、护法金刚、高僧、祖师传记等,现代作品也有反映民间风俗者。其形式一般为方形,尺寸小至一尺,大至一丈或几丈见方。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梵文Arhat的音译阿罗汉之简称。又译为“应真”,或又称“尊者”,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小乘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罗汉受佛之嘱,常住世间,守护佛法,“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
罗汉像最初是依照佛教经典所造,侍立在释迦两侧的比丘(和尚)像,即阿难、迦叶。后又创造出十六、十八和五百罗汉像,有木雕、泥塑、石刻,以及铜和铁的金属铸造,也见于绘画和织绣。
南朝梁天监时画家张僧繇曾画十六罗汉,见《宣和画谱》。自唐初玄奘译出《法住记》,十六和十八罗汉像逐渐盛行。传唐代卢楞伽画有十六应真,五代贯休和张玄都曾画十八罗汉像。杭州烟霞洞五代时有十六罗汉像,经宋人添加了神僧和布袋和尚(俗称大肚弥勒)。寺庙中也盛行十八罗汉像的供奉。是以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拇指的指端相接。这一手印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之意。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与说教、说经、演说、劝化、唱导等同义。章嘉是清代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四大活佛之一,余为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