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空羂索观世音菩萨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画心纵66厘米,横45厘米。通高125厘米,宽77厘米。清宫旧藏。观世音菩萨手持大慈大悲的金刚羂索,表示普渡一切众生绝不漏网。观世音菩萨白色身,头戴宝冠,十二臂,立于莲花上。胸前右手作手印,左手持莲花,右侧右手1持念珠,右手2持箭,右手3持镜子,右手4持珠,右手5施予愿印;左侧左手1持化城,左手2持三叉戟,左手3持弓,左手4持净瓶,左手5持索。上界为愿勇士和重孜拉色杰,下界为黄狱帝主。唐卡背后贴有白绫签,其上墨书汉满蒙藏四体文字题记,汉文为:“乾隆四十五年八月初七日班禅额尔德尼进丹书克供奉利益画像观世音菩萨。左四”。这一堂观世音菩萨唐卡由9轴组成,现存齐全。画面中每位神像下均标有藏文名称,背后白绫签上标明了时间及位置。不空(705--774年),唐朝时僧人,师子国(斯里兰卡)人。从唐天宝年到大历年不空译出佛教密部经文77部,120余卷,密教因此而兴盛。即网或绳套。观音手持羂索便于解救处于危难的人们。菩提萨埵之略称,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亦称布画,是西藏特有的艺术作品。可以彩画、刺绣、堆绫等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彩画作品使用矿、植物颜料,调以动物胶、牛胆汁等,以保持色泽鲜艳,久不褪色。作品四周镶以锦边,上下贯以木轴,以便于悬挂供奉和宣讲。题材有佛、菩萨、佛母、护法金刚、高僧、祖师传记等,现代作品也有反映民间风俗者。其形式一般为方形,尺寸小至一尺,大至一丈或几丈见方。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念珠又称数珠,为佛教中记数之随身法物,数量有所不同,所表征之意义也有别,如108颗念珠象征断除108种烦恼。据记载,我国佛教使用念珠始于隋唐时期。净瓶,以陶或金属等制造的盛水器具,为比丘十八物之一,盛水供饮用或洗濯,又称水瓶或澡瓶。

文章标签: 作品 菩萨 念珠 佛教 观世音 唐卡 左手 绫签 西藏

猜你喜欢

诸佛菩萨圣像唐卡
伐那婆斯尊者唐卡
班禅喇嘛源流——提婆唐卡
调服部多手持金刚菩萨唐卡
金刚萨埵唐卡
无量光佛唐卡
千臂观世音菩萨唐卡
阿氐多等四尊者唐卡
达赖喇嘛源流图——仓央嘉措唐卡
黑色观世音菩萨唐卡
喜金刚唐卡
阿氐多与迦诺迦伐蹉尊者唐卡
布袋和尚与天王唐卡
上乐王佛唐卡3
达赖喇嘛源流——静息观音唐卡
上乐王佛唐卡1
七佛——迦叶佛唐卡
七佛——拘那含牟尼佛唐卡
0.1001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