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赖喇嘛源流——根敦嘉措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长140厘米,宽73厘米,画心纵72厘米,横46厘米。清宫旧藏。二世达赖根敦嘉措(1475—1542年)为后藏达那人,11岁入扎什伦布寺出家受沙弥戒,后四处学法。明正德四年(1509年)在塔布地区的加查宗拉摩南措湖畔建群科杰寺,后该寺被认为是黄教圣地。根敦嘉措还扩建了扎什伦布寺,此后应邀请到哲蚌寺任寺主,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在哲蚌寺去世。唐卡正中根敦嘉措头戴黄僧帽,身披袈裟,左手托佛经,右手作说法印,结跏趺坐。在金刚座下有弟子在听法,背景为群科杰寺。下方左右两侧分别有吉祥天母和红勇保护法。画面左上方是上师嘉样列巴曲杰,右上方是其修持本尊上乐王佛。修持时,空中再现宗喀巴像。唐卡背面有白绫签,其上墨书汉满蒙藏四体文题记,汉文为:“乾隆二十六年三月初六日钦命章嘉胡土克图认看番画像达赖喇嘛源流一轴。左四”。亦称布画,是西藏特有的艺术作品。可以彩画、刺绣、堆绫等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彩画作品使用矿、植物颜料,调以动物胶、牛胆汁等,以保持色泽鲜艳,久不褪色。作品四周镶以锦边,上下贯以木轴,以便于悬挂供奉和宣讲。题材有佛、菩萨、佛母、护法金刚、高僧、祖师传记等,现代作品也有反映民间风俗者。其形式一般为方形,尺寸小至一尺,大至一丈或几丈见方。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又作日喀则城或札什伦布、昔孜。清康熙朝初置,治今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位于西藏拉萨市西郊,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中最大的一座,占地面积250,000m2,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由宗喀巴弟子绛央曲结所建。整个寺院依山而建,规模宏伟,远望犹如一座山城。主要建筑有措钦大殿、甘丹颇章宫、四大扎仓以及29个康村。寺内藏有大量佛教经典、佛像、唐卡、法器、供器、壁画。该寺在藏传佛教寺院中有重大影响,是培养佛学人才的摇篮。仅拉萨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所选继承宗喀巴法座的甘丹法王96人中,出于哲蚌寺的者近半。

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与说教、说经、演说、劝化、唱导等同义。又称全跏坐,正跏坐,是各种佛像中最常见的一种坐法。结砌趺坐的姿式是以左右两脚的脚背置于左右两股上,足心朝天。佛教认为这种坐法最安稳,不容易疲劳,且身端心正。相传释迎牟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思,修悟正道,采用的就是这种坐姿。宗喀巴(1357--1419年),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本名“罗桑扎巴”,生于青海湟中,藏语称湟中一带为“宗喀”,故被尊称为宗喀巴。幼时出家,学显密教法10年,16岁入藏深造,得大师指点,佛学精进,显密兼通。鉴于当地佛教戒行废弛,僧侣生活放荡,遂以噶当派教义为本,结合自己的见解,从倡导戒律入手,进行改革,《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为其代表作。明永乐七年(1409年),宗喀巴在帕竹地方政权的资助下,于拉萨大昭寺创办了大祈愿法会,同年又在拉萨东建立了甘丹寺,标志格鲁派体系的形成。后格鲁派成为西藏地方执政教派,在蒙藏等地广泛流行,成为藏传佛教中最大的宗派。章嘉是清代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四大活佛之一,余为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清朝封授藏传佛教中大喇嘛、活佛的封号,是藏语“朱必古”的蒙语音译,意为“化身”,其地位崇高。

文章标签: 藏传佛教 宗喀巴 作品 唐卡 西藏 佛教 格鲁派 黄教 哲蚌寺 寺院 拉萨

猜你喜欢

罗睺罗与巴古拉尊者唐卡
诸佛菩萨圣像唐卡
千臂观世音菩萨唐卡
阿氐多与迦诺迦伐蹉尊者唐卡
秘密佛——密集金刚持唐卡
弥勒佛圣界唐卡
大轮手持金刚菩萨唐卡
哈罗哈罗观世音菩萨唐卡
达摩多罗尊者与天王唐卡
班禅喇嘛源流——索南却朗唐卡
乾隆皇帝佛装像唐卡3
七佛——迦叶佛唐卡
尊胜佛母唐卡
秘密佛唐卡
七佛——毗婆尸佛唐卡
时轮王佛唐卡
班禅喇嘛源流——罗桑却吉坚赞唐卡
黑色观世音菩萨唐卡
0.2441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