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睺罗与巴古拉尊者唐卡,16—17世纪,北京,布本,设色,通高140厘米,宽84厘米,画心纵86厘米,横54厘米。清宫旧藏。罗睺罗尊者是释迦佛唯一之子,也是十六罗汉之一。罗睺罗尊者据画幅上端,手持王冠,此王冠是其在三十三天化缘时所得。天神及其眷属听尊者讲法后,从轮回中得到解脱,于是献上法轮。画面中描绘的正是天神率其眷属献法轮的场面。画上方背景是城墙环绕的宫殿,据说是护光佛在世期间,一座万户城市沉入水中,释迦牟尼在世期间重现,却由魔王统治,罗睺罗尊者为其说法,使众人心生信仰,将这座宝石所建的宫殿送给尊者。巴古拉尊者手抚猫鼬,猫鼬口含五色珠宝,据称凡触摸或看见猫鼬者可获得五欲(色、香、味、触、声)的快乐。尊者右侧有夜叉献宝,右边弟子饲鸽,右上角化现金刚手菩萨。尊者座下的祥云装饰性极强,颇具织绣唐卡的韵味。亦称布画,是西藏特有的艺术作品。可以彩画、刺绣、堆绫等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彩画作品使用矿、植物颜料,调以动物胶、牛胆汁等,以保持色泽鲜艳,久不褪色。作品四周镶以锦边,上下贯以木轴,以便于悬挂供奉和宣讲。题材有佛、菩萨、佛母、护法金刚、高僧、祖师传记等,现代作品也有反映民间风俗者。其形式一般为方形,尺寸小至一尺,大至一丈或几丈见方。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梵文Arhat的音译阿罗汉之简称。又译为“应真”,或又称“尊者”,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小乘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罗汉受佛之嘱,常住世间,守护佛法,“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

罗汉像最初是依照佛教经典所造,侍立在释迦两侧的比丘(和尚)像,即阿难、迦叶。后又创造出十六、十八和五百罗汉像,有木雕、泥塑、石刻,以及铜和铁的金属铸造,也见于绘画和织绣。

南朝梁天监时画家张僧繇曾画十六罗汉,见《宣和画谱》。自唐初玄奘译出《法住记》,十六和十八罗汉像逐渐盛行。传唐代卢楞伽画有十六应真,五代贯休和张玄都曾画十八罗汉像。杭州烟霞洞五代时有十六罗汉像,经宋人添加了神僧和布袋和尚(俗称大肚弥勒)。寺庙中也盛行十八罗汉像的供奉。法轮又称梵轮,为佛案之供器。据佛经说,佛初成道时,梵天曾劝请佛转动法轮,并以慈、悲、喜、舍四梵行心(四无量心)宣说大法。此后,佛教中即常以法轮比喻佛法,以法轮转动比喻佛法如轮能碾破众生诸罪恶、佛说法如轮永不停息和佛法圆满无缺。佛教创始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信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相传其为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生活在约公元前565至前485年间。他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决心为世人找到解脱方法,于是舍弃继承王位的太子之位,出家修行,最终觉悟,创立了佛教。

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与说教、说经、演说、劝化、唱导等同义。菩提萨埵之略称,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文章标签: 作品 尊者 佛教 法轮 佛法 罗汉 说法

猜你喜欢

威罗瓦金刚唐卡1
红色微怒手持金刚菩萨唐卡
秘密佛——密集金刚萨埵唐卡
班禅喇嘛源流——阿跋迦罗唐卡
无量寿佛唐卡2
达赖喇嘛源流图——仓央嘉措唐卡
无量寿佛极乐世界唐卡
达赖喇嘛源流——根敦嘉措唐卡
班禅喇嘛源流——罗桑却吉坚赞唐卡
布袋和尚与天王唐卡
宾度罗跋罗堕与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
金刚萨埵唐卡
上乐王佛唐卡
调服部多手持金刚菩萨唐卡
跋陀罗与伐那婆斯尊者唐卡
秘密佛——密集金刚持唐卡
天王与罗汉唐卡
佛海观世音菩萨唐卡
0.1081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