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赖喇嘛源流图——仓央嘉措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40厘米,宽73厘米,画心纵72厘米,横46厘米。清宫旧藏。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1683—1706年),西藏南部宇松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当时的摄政第巴桑结嘉措选为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拜五世班禅为师,于布达拉宫坐床。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在统治西藏的蒙古厄鲁特部拉藏汗与第巴桑结嘉措之间的矛盾冲突中,拉藏汗杀了第巴桑结嘉措,并奏请康熙皇帝废黜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次年,六世达赖在被解送北京的途中,于青海湖畔逝世。此后,中央政府不承认他为六世达赖喇嘛,一直把格桑嘉措(七世达赖)称为六世达赖喇嘛。直至乾隆中期,仓央嘉措才被中央政府默认为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还是享有盛誉的诗人,他的《仓央嘉措情歌》在西藏广为传唱。画面正中仓央嘉措左手托法轮,右手作说法印,结跏趺坐。左上方示现其师五世班禅像,下边是金刚空行母像,右上角是其修行本尊智行佛母像,右下角为红勇保护法。唐卡背面有白绫签,上书汉满蒙藏四体文题记,汉文为:“乾隆二十六年三月初六日钦命章嘉胡土克图认看番画像达赖喇嘛源流一轴。左六”。亦称布画,是西藏特有的艺术作品。可以彩画、刺绣、堆绫等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彩画作品使用矿、植物颜料,调以动物胶、牛胆汁等,以保持色泽鲜艳,久不褪色。作品四周镶以锦边,上下贯以木轴,以便于悬挂供奉和宣讲。题材有佛、菩萨、佛母、护法金刚、高僧、祖师传记等,现代作品也有反映民间风俗者。其形式一般为方形,尺寸小至一尺,大至一丈或几丈见方。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五世达赖法名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年),前藏琼结(今西藏山南)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明天启二年(1622年)被迎至拉萨哲蚌寺供养。五年拜四世班禅为师,受沙弥戒。崇祯十年(1637年)复从四世班禅受比丘戒,任哲蚌寺、色拉寺赤巴。1642年靠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势力统一西藏,建立甘丹颇章地方政权。顺治九年(1652年)进京朝觐,受到清朝廷隆重的款待。清政府册封其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旦喇达赖喇嘛”,赐金册、金印。此后他于前后藏新建噶丹曲科等13座寺院,还为寺院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僧制。晚年很少过问政事而专心从事著述,著作有三十余卷,其中以《西藏王臣记》、《菩提道次第论》等流传广泛。此后达赖封号及达赖在西藏的政教地位才确立起来。五世达赖是历辈达赖中很有作为的一人,西藏的大寺院中多有其像。

法轮又称梵轮,为佛案之供器。据佛经说,佛初成道时,梵天曾劝请佛转动法轮,并以慈、悲、喜、舍四梵行心(四无量心)宣说大法。此后,佛教中即常以法轮比喻佛法,以法轮转动比喻佛法如轮能碾破众生诸罪恶、佛说法如轮永不停息和佛法圆满无缺。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与说教、说经、演说、劝化、唱导等同义。又称全跏坐,正跏坐,是各种佛像中最常见的一种坐法。结砌趺坐的姿式是以左右两脚的脚背置于左右两股上,足心朝天。佛教认为这种坐法最安稳,不容易疲劳,且身端心正。相传释迎牟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思,修悟正道,采用的就是这种坐姿。章嘉是清代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四大活佛之一,余为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清朝封授藏传佛教中大喇嘛、活佛的封号,是藏语“朱必古”的蒙语音译,意为“化身”,其地位崇高。

文章标签: 西藏 作品 喇嘛 班禅

猜你喜欢

邬扎亚那手持金刚菩萨唐卡
乾隆皇帝佛装像唐卡2
大轮手持金刚唐卡
上乐王佛唐卡4
秘密佛——密集金刚持唐卡
七佛——尸弃佛唐卡
达赖喇嘛源流——索南嘉措唐卡
罗睺罗与巴古拉尊者唐卡
伐那婆斯尊者唐卡
秘密佛唐卡
无量寿佛极乐世界唐卡
秘密佛唐卡2
无量寿佛唐卡
哈里哈里罗世自在观世音菩萨唐卡
尊胜佛母唐卡1
七佛——毗婆尸佛唐卡
莲花舞自在观世音菩萨唐卡
黑色观世音菩萨唐卡
0.0812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