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三界观世音菩萨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10厘米,宽77厘米,画心纵66厘米,横45厘米。清宫旧藏。此尊观世音菩萨的藏文名为“权横三界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红色身,头戴宝冠,袒上身,右手持金刚绳,左手持钩,结跏趺坐于太阳莲花宝座上。上界为无量光和董必黑茹迦,下界是红面多闻天王。画像背后贴有白绫签,上书汉满蒙藏四体文字题记,汉文为:“乾隆四十五年八月初七日班禅额尔德尼进丹书克供奉利益画像观世音菩萨。左一”。这一堂观世音菩萨唐卡由9轴组成,现保存齐全。画面中每位神像下均标有藏文名称,背后白绫签上标明了时间及位置。菩提萨埵之略称,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亦称布画,是西藏特有的艺术作品。可以彩画、刺绣、堆绫等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彩画作品使用矿、植物颜料,调以动物胶、牛胆汁等,以保持色泽鲜艳,久不褪色。作品四周镶以锦边,上下贯以木轴,以便于悬挂供奉和宣讲。题材有佛、菩萨、佛母、护法金刚、高僧、祖师传记等,现代作品也有反映民间风俗者。其形式一般为方形,尺寸小至一尺,大至一丈或几丈见方。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又称全跏坐,正跏坐,是各种佛像中最常见的一种坐法。结砌趺坐的姿式是以左右两脚的脚背置于左右两股上,足心朝天。佛教认为这种坐法最安稳,不容易疲劳,且身端心正。相传释迎牟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思,修悟正道,采用的就是这种坐姿。传统家具中一种体型宽大的坐具,亦称“御座”。明以后,随着皇权制度的强化,宝座成为帝王御用坐具的代名词,象征着帝王的权威。《明史》载,明神宗时,宦官冯保窃权,“帝御殿,保辄侍侧”。当时的吏部都给事中雒遵进言:“保一侍从之仆,乃敢立天子宝座,文武群工拜天子耶,抑拜见中官耶?”将宦官立于宝座之侧视为亵渎皇权的大不敬行为。

宝座大多摆放在宫廷正殿明间的中心或显要位置,单独陈设,极少成对。在宝座的背后还要放置一个较大的座屏,两边放置甪端、香筒、仙鹤、蜡钎等器物,格外尊贵、庄严。皇帝端坐在宝座之上,俯视群臣,“君临天下”,充分体现出帝王的权威,以达到“明制度,示等威”的目的。

文章标签: 宝座 作品 菩萨

猜你喜欢

伐那婆斯尊者唐卡
秘密佛——密集金刚萨埵唐卡
达赖喇嘛源流——益希沃唐卡
忿怒手持金刚菩萨唐卡
大轮手持金刚唐卡
罗睺罗与巴古拉尊者唐卡
秘密佛——密集世自在唐卡
红色微怒手持金刚菩萨唐卡
班禅喇嘛源流——索南却朗唐卡
不空羂索观世音菩萨唐卡
七佛——释迦牟尼佛唐卡
达摩多罗尊者与天王唐卡1
狮皮手持金刚菩萨唐卡
班禅喇嘛源流——香格里拉王唐卡
秘密佛唐卡2
布袋和尚与天王唐卡
宾度罗跋罗堕与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
莲花舞自在观世音菩萨唐卡
0.2086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