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梁盉,高24.2厘米,宽24.2厘米,重3.52kg。短颈,广肩,有提梁,肩部有流,圆体,鼓腹,腹底圆,下有三异兽形足。提梁整体作镂空螭形,螭首扁平,尾下垂,有四爪,螭身弓起,呈桥状,首、尾分别置于器口两侧肩部,这种镂空螭梁在青铜器中是比较少见的。盖顶正中有一猴形钮,猴曲腿蹲坐,颈上套一环,环上有链,猴单爪握链,链的另一端与梁上的环钮相连。猴的神态自然生动。流作鸟首形,鸟首顶上伏卧一小虎。三足为站立的怪兽,人面鸟咀,额上有双角,身侧有两翼,前爪左右各抓一蛇,形象古怪。盉通体满饰花纹,盖顶饰云纹,盖边饰蟠螭纹,肩及腹下饰勾连云纹,腹中部饰蟠螭纹,流饰羽纹。螭梁盉铸造工艺精湛,构思巧妙,镂空螭梁、鸟首流、异兽足等均独具匠心,反映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鸟兽等动物形象刻画的生动传神。又名蟠螭纹,青铜器纹饰之一,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图案近似传说中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体蟠屈。

(音和),《说文》:“盉,调味也。”王国维《说盉》:“盉之为用,在受尊中之酒与玄酒和之而注之于爵。”玄酒即水。

镂空是瓷器的装饰技法之一,也被称作“镂花”或“透雕”。它是将器物胎体上的纹样镂通,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

剑茎末端圆形内凹的部位称作“首”。即铜镜背面中央的凸起部分,有穿,可系以丝带,便于把持和悬挂。角是饮酒器,常与爵、觚等组合使用。《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蟠螭,即盘曲的龙,躯体较为粗壮。《文选》:“白鹿孑蜺于欂栌,蟠螭宛转而承楣。”

螭,传说中的一种龙,又名螭虎龙。明式家具常用为装饰纹样。云纹呈“T”形转向相接,连续勾转不断,故名。常作为仿古玉器上的地纹。

总成制作之工。

文章标签: 蟠螭 云纹 肩部 青铜器

猜你喜欢

鸟形盉
鲁大司徒『0024』
梁伯戈
铸客豆
轨敦
狩猎纹豆
鸟纹壶
匏形壶
凤鸟纹镜
楚王酓璋剑
蟠螭纹盉
楚王酓朏簠
大良造鞅镦
郑义伯『0023』
嵌红铜龙纹瓿
蟠螭纹鼎
蛙纹匜
齐萦姬盘
0.121613s